榕江,那个因“村超”一夜爆火的小城,这一次被另一场“水战”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有谁能想到,绿茵场上的呐喊与欢笑,转眼就被轰轰烈烈的暴雨声和凶猛的洪水给淹了个干净?
前天晚上还好好的球场,24号中午眼睛一眨就是另一副光景——防汛红色警报挂到天花板,雨没完没了地下,从上游劈头盖脸一波波涌来,连平永河、寨蒿河、都柳江都跟着“喊嗨”,水面愣是你追我赶地涨。
站在街头,看着那飘了几十年没见过的巨大洪水,有点像进了灾难大片——可惜,这回没人叫“咔”,大家只能跟着剧情真切发愁。
但榕江这回的“主角”,偏不姓足球,而是百年难得一遇那场大水。
说是几十年没碰上的灾情,一点不浮夸。
村超球场——大家记得吧,就是那个前几天还热血沸腾、烟火气炸裂、全网刷屏的人间足球场,眨眼已成“水下乐园”,球门都看不见影儿。
旁边小区,直接泡成水库,电梯你别想了,连家门口的步梯都差点成了“潜水艰难”。
至于县里最大那家商场?负一楼水漫过脚踝,门口堆着呼啦啦的积水,老板脸都快哭成表情包。
说实话,要不是当事人发视频,外地人根本不敢信这是真的。
有市民杨女士在球场边上,说水涨得老快了,楼下一楼住户刚开完早饭,门口水就开始冒了,根本来不及收东西。
“门都出不得!”她声音都在抖,谁遇上这场面不怕?
仅仅几个小时,楼外街道都成了汪洋,有些地方水能顶着房顶,想出去也是痴心妄想。
老城区那些老街,房檐都洗着水花。
最离谱的是公路也抢镜。
厦蓉高速的猴子河特大桥,直接塌了引桥一段,谁要从广西往贵州走,得转道绕一圈。
别说老百姓,连老司机都懵;政府两边十几个小区紧急喊话,金海湾、学府啥的,大家撤离走人,动作必须快。
说得明明白白,没啥商量余地,安全为上。
当然,灾情来的快,救援也真不含糊。
黔东南那边的消防队,凌晨两三点就已经调队开冲锋舟进了城区。
下半夜本该是人最困、最难起床的时候,可黑夜里一身橙的大哥们依然在奔波,全靠那几只手电筒和呜呜的警报声照亮路。
据闻200多个电话,消防员一会儿拎人,一会儿捞物资,一会儿又得劝人别恋家别返身,光是追赶水流,每次就是几条街地转。
那画面,有点像抢险版“速度与激情”,当然更少儿不宜些。
不止是官方救援,民间力量也整活儿。
每次大灾面前,老百姓最会自救。
说老城区水深,小孩子一脚踩进水坑,直接没到脖子。
有些水性好的,抄了条小船划进自家巷子,连木桨都是门板拼的。
——现场看着就像现实版“竹筏漂流”,可氛围紧张得多,毕竟家当都可能跟着大水漂走。
“船都快顶到房顶了。”一位大叔边喊边奋力撑桨,明眼人都顾不上狼狈了。
“大水来了,命最要紧!”
但,说到底,人心是比洪水还坚的一股劲。
你说这两天榕江人有啥新技能?
熬夜、救人、划船、背老人、小区微信群互报平安、给外地亲戚发“我没事儿”定位,都成了基本操作。
救援的消防员一宿都没换衣服,湿得像落汤鸡;志愿者们饭都顾不上吃,拖着箱子四处安推药水、搜救。
难怪有人说——榕江人在足球场上能拼,在洪水面前也不认怂。
有个杨先生,看着泡了水的家门口,摇头叹气:
“快60岁了,这辈子头回见这么大的水。可看到消防员、邻居们齐心协力,就踏实许多。”
这才是面对灾难该有的底气:你帮我一把,我拉你一程,大家钢铁般拧到一起,危险也就不那么可怕了。
哪怕水漫街头,心却不沉。
媒体里的“村超”,很火。
但现实里的榕江,在应对洪水时才是真正的“高能现场”。
雨还在砸,洪水未退,但每一双援手都像希望的灯。
深夜里,橙色身影若隐若现,喊着号子、拉着救生绳、敲锣打鼓;楼上的人点着手机灯光,有的喊,有的哭,可更多是憋足劲等转机。
而那些看似“乌央乌央”的混乱,其实全是生死时刻的本能拼搏。
说到底,自然灾害啥时候讲理过?
它来就是来,没得商量。
近些年像这样的大水,南方不少地方都挨过:广东怀集被百年一遇洪水翻江倒海,江西、广西哪家不是踩过水坑泥泞走过来的?
但每次天灾背后,人们总能在一地鸡毛里理出点团结、坚韧、爱和希望。
那一座座沙袋码好的防线,一次次抢出来的生命,每一辆冲锋舟上湿漉漉的橙色背影,其实全都说明了一个道理——
关键时刻,谁也不是孤岛,哪怕“球场”临时变大海。
不得不说,洪灾这事,真拎不清谁家有准备。
有的家庭几代人没听说过大水,有的小生意刚攒点钱就被一锅端。
那种瞬间“归零”的无力感,别说榕江人,咱谁换了都得心发毛。
可你能怎么办?
自家东西被泡,救援队还喊快跑,真遇上了,大多是丢弃身后、保命当前。
网络上各路吃瓜群众呼啦一片:“村超球场也逃不过洪水的暴击!”
但,这不是段子,是现实,是眼泪,是一夜未眠的榕江人。
外地朋友问:‘为什么不早做准备?’
这问题看似简单,其实扎心。
大多数小城,平时哪来那么多钱做防洪“超长”准备,日常河道能防小水就不错了,真遇见几十年一遇的暴雨,能“扛”到现在,已经算是不容易了。
还有人问,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肯撤?
人嘛,就怕“万一”,怕家里财物、人情、回忆统统扔下。
硬去劝,谁家也有自己的“锚”,但这一回,有的人洒脱,有的人含泪走——唯有安全才最硬。
大灾之下,大家互相做后盾。
有人扛水,有人送饭,有人呼吁募捐物资,有人自发提供夜宿点。
朋友圈里“榕江加油”的口号一波又一波,视频图片一轮接一轮,有的让人破防,有的又让人哭笑不得。
就像有人说,灾难过后大家最希望的,就是平平安安,能早点回家,给老人捧碗热汤,给孩子一个没积水的床铺。
话说回来,“村超”球场会不会好得像以前?
球场能清理干净,草坪还会再绿起来。
但属于榕江的“主场记忆”,肯定又加了新的一笔。
这不是简单的被“淹没”,而是和洪水正面交锋——榕江人用行动踢了一场更重要的球赛,赛场从未输过,哪怕这次对手是天灾。
虽然对某些人来说,洪灾只是“新闻事件”,但对亲历者而言,是真正的生离死别与相互守护。
人啊,最怕的也许不是天灾本身,而是被天灾击溃了热望。
好在这座城市,哪怕浑身湿透,也扛住了大考。
“风雨同舟,一起扛”,不是一句喊出来的口号,是这几天实打实的现实。
你看,球场上的光,还会再亮;只要人心不散,家园就还在,不怕这大水多倔强。
话说到这儿,还是希望风雨能快点过去,村超球场早日再传欢笑声。
大家有什么看法?
哪个瞬间让你最破防,哪张照片最让你感动,或者你有啥亲历经历,都来评论聊聊吧——让真实声音,陪着榕江一起加油!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国汇策略-最可靠的股票配资-炒股加杠杆平台-中国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