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︱陆弃
特朗普尚未踏上苏格兰的土地,英国街头已掀起怒火。副总统万斯计划8月携家人赴英度假,原本打着“深化英美关系”的幌子,如今却成为英国抗议者眼中的“挑衅行程”。“阻止特朗普联盟”公开威胁要破坏万斯家庭度假安排,其言辞之激烈,不亚于对待敌国元首。特朗普本人即将于7月25日至29日访问英国,与首相苏纳克会晤,但从当前局势来看,这场“外交之旅”注定要被民意怒潮淹没。
“阻止特朗普联盟”并非新生组织。自特朗普初登政坛以来,英国本土反美保守主义浪潮便迅速集结,涵盖工会、亲巴勒斯坦团体、气候激进分子、反资本主义活动者,以及中产阶级自由派。他们并不只是讨厌特朗普,而是将其视为美国堕落政治的象征,把他和万斯看作右翼民粹主义的共同体现。特朗普鼓吹的“美国优先”,在英国人耳中不过是自私、排他与霸凌的化身。
万斯并非备受瞩目的外交人物,却因其“副总统”身份与“特朗普接班人”光环而遭遇抵制。抗议者不再遮掩立场,直言万斯“不受欢迎”,并威胁对其家庭度假进行“针对性破坏”。这已不是外交分歧,而是敌意宣泄,已不是文明抗议,而是民间对美国霸权主义本能性的拒斥。
特朗普2018年首次访英就遭遇伦敦数十万人的嘲讽游行,“特朗普婴儿气球”高高飘起,成为羞辱的象征。而如今,英美关系更为紧张,民意更为激烈,任何一场访问都可能引爆街头冲突,任何一次亮相都可能引来讽刺与辱骂。连英国保守党内也不愿与特朗普同台,生怕被右翼泥沼拖入深渊。
美式民粹主义已不再局限于北美大陆。随着特朗普与万斯的“意识形态出访”,这股潮流正试图向欧洲蔓延。他们携带的不只是政见,而是一套极端主义工具包:削弱工会、妖魔化少数族群、否定气候变化、推崇封闭国家利益。这些观念在美国可能赢得选票,在欧洲却点燃火药桶。
特朗普正以“私人外交”之名,输出“美式极右”之实。他在美国煽动分裂,在英国却试图粉饰“英美特殊关系”的虚假辉煌。然而现实早已撕破幻象。民众的抵制声浪,说明所谓“西方共同价值观”正在瓦解。英美的盟友关系不再是民众信仰的支点,而成了代议制沦为寡头游戏的牺牲品。
这场围绕特朗普和万斯的抗议,不是偶然现象。英美社会的分歧已从外交政策蔓延至文化、宗教、族群与阶级本质。美国输出的早已不是自由民主,而是资本极端化、社会失衡与价值混乱的幽灵。英国并不欢迎这类幽灵,也不想成为美国权力延伸的落脚点。
当前英国正处于高度敏感的内政阶段,经济低迷、工潮重现、加沙问题激化、对移民政策矛盾加深,一次高调的特朗普访问,只会加剧社会张力。亲巴勒斯坦组织已宣布将在特朗普访问期间发动全国范围示威,预计将波及苏格兰多个城市。苏格兰地方政府虽未公开反对,但警察部门早已调动防暴预案,表明政府高层并未对所谓“英美亲密”抱有幻想。
特朗普式外交没有朋友,只有利益。他与苏纳克的会面,充满戏剧化与交易色彩。苏纳克身处权力危机,正欲通过对美示好稳定内阁支持;特朗普则想借“国际接待”修补其国际形象,向国内展示“仍具影响力”的幻象。两人都清楚,这不过是一场虚伪交易:英国不会真正支持特朗普的政治路线,美国也不会真正把英国放在优先位置。
美式干涉主义的恶果已经在全球蔓延,从中东到乌克兰,从台湾到南海,美国不停输出冲突与紧张,却始终拒绝承担责任。如今,这一副作用终于传导至西欧腹地。英国民众怒不可遏,不仅仅因为特朗普与万斯的存在,更因为整个“美式世界秩序”正在崩塌,而他们却必须为美国犯下的种种错误买单。
这一次,特朗普与万斯的“联合登陆”,未必是一次外交访问,更像是一次政治挑衅;未必是重建信任,更像是公开挑衅欧洲民意的表演。所谓“假期外交”,早已沦为意识形态入侵的幌子。白宫或许仍沉迷于冷战时代的幻象,坚信只要在伦敦安排一次握手就能恢复“铁杆关系”,却不知民众早已觉醒,不再被“盟友”二字欺骗。
特朗普所引发的不是一次短暂风波,而是对整个西方联盟秩序的根本挑战。他所代表的,不是保守主义,而是彻底的制度逆反。他口中的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,是让他自己再次独裁;他标榜的“重建传统价值”,是摧毁既有国际规则。他要的不只是美国的胜利,而是把整个西方世界拖入与其同归于尽的极端主义泥潭。
英美联盟的裂痕已无可掩盖。抗议声浪不断,警力部署紧张,民意怒火燃烧。特朗普与万斯若执意而行,只会将“盟友”一词变成笑柄。真相已不需要粉饰: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赌博,是一次注定引发混乱的冒险,是一次象征美国衰落的政治闹剧。苏格兰不会为特朗普鼓掌,伦敦不会为万斯欢迎。这片土地,正在用愤怒和拒绝告诉世界:美国那一套,已经过时。
国汇策略-最可靠的股票配资-炒股加杠杆平台-中国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